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我军12万对2万反遭败绩,解放战争此役最终谁被问责?

点击次数:127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0-07 19:28:43
十二万人去打两万人,结果输了。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想问个究竟,怎么回事?咱们聊聊解放战争里头,这场让人大跌眼镜的仗。 那是在1946年的8月,华北的雨季刚过,大同城外的山里头还带着一股潮气。晋察冀和晋绥两个区的部队,浩浩荡荡十二万人,把阎锡山守

十二万人去打两万人,结果输了。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想问个究竟,怎么回事?咱们聊聊解放战争里头,这场让人大跌眼镜的仗。

那是在1946年的8月,华北的雨季刚过,大同城外的山里头还带着一股潮气。晋察冀和晋绥两个区的部队,浩浩荡荡十二万人,把阎锡山守的大同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城里呢,守军不到两万。当时从上到下,大伙儿都觉得,拿下这座城,不就是伸伸手的事儿嘛。

可这大同城,真不是纸糊的。城墙有十二米高,上面全是碉堡,机枪眼密得跟蜂窝似的。咱们的部队,那时候多数人还是打游击战的老习惯,对于攻坚这种硬碰硬的仗,经验确实不多。城外的阎锡山急得不行,一个劲儿地给南京发电报求救。蒋介石在地图上划拉了半天,能派去救场的,只有驻扎在归绥的傅作义。

傅作义这人,本来对山西这摊子事儿兴趣不大。可架不住南京那边许诺的高官厚禄,他点了头。不过他留了一手,说:“我去救,但我不走寻常路。”一套“围魏救赵”的打法,就这么悄悄地盘算开了。他没打算直接扑向大同,而是把目标对准了我们后方的张家口到集宁这一线。

那时候,我们在阳高开了个会。会上讨论得挺热闹,但普遍都小瞧了傅作义。大伙儿觉得,他手底下那点骑兵,能有多大动静?掀不起什么大浪。这个判断,后来证明错得离谱。兵力布置上,重兵压在了凉城,卓资那边就放了一个旅,集宁更是只有三个团撑场面。谁也没想到,口子就从最薄弱的地方被撕开了。

八月下旬,傅作义的三个师突然就扑到了卓资。我们守城的部队早上还在灶上喝着糊糊,到了下午,城就丢了。战斗前后也就八个小时,情报送到大同前线指挥部,大家都不敢信,还以为是数字抄错了。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一下子成了敌人的突破口。紧接着,傅作义的部队掉头就奔着集宁去了。他还很狡猾地放出了烟雾弹,说愿意坐下来谈谈,停火。

九月十二号的凌晨,集宁城外安静得吓人。城里的三个团,还真以为能谈判。结果天刚蒙蒙亮,炮弹就跟打雷一样砸了下来。敌人四个师并排往前推进,一个小时就冲到了市区。消息传开,在大同城外的主力部队,赶紧拔腿就往集宁跑。部队白天黑夜地赶路,饿了就把铁路的枕木拆下来生火做饭,人困马乏,体力消耗非常大。

等我们的大部队赶到集宁,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双方就在集宁西南的山坡上迎头撞上。董其武的新编第31师被我们死死地压在坡上,子弹都快打光了,眼看着就要被我们全部吃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傅作义的101师赶到了。指挥所里,电台的灯不停地闪,报务员扯着嗓子喊:“敌人的援军主力到了!”

前线的干部们都主张,应该先一口气把坡上这半死不活的31师收拾了,再回过头来对付刚到的101师,这是最稳妥的打法。可命令很快就下来了——“集中力量,向西攻击101师!”就这么一道命令,整个战局一下子就反转了。我们的部队调转方向,去打那支刚赶到的生力军。山坡上本来已经快完蛋的31师,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他们甚至来不及擦把汗,就重新组织起火力,从背后向我们开火。

这下子,我们被夹在了中间。101师和31师会合之后,马上从防守变成了进攻。我们的部队来回折腾,战线被拉得老长,弹药补给也跟不上了。一个阵地接着一个阵地被撕开、被占领。到了十三号黄昏,傅作义另外两支骑兵师也赶到了。他在集宁一下子集中了六个师的兵力。我们这些跑了几天几夜的疲惫之师,在夜色的掩护下,只能被迫向东北方向撤退。

大同的围,就这么解了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