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废机油回收困局:资质稀少,监管紧随其后

点击次数:83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1-24 01:40:55
#美女# 废机油回收困局:当环保监管遭遇市场垄断 那桶黑黢黢的废机油静静躺在车间角落。维修师傅老王盯着它叹了口气。上个月还能卖三百块,今天回收站的人来说只能给一百五。更让他不安的是,整个城市只有两家公司能合法收这个——他们报什么价,你就得接

#美女#

废机油回收困局:当环保监管遭遇市场垄断

那桶黑黢黢的废机油静静躺在车间角落。维修师傅老王盯着它叹了口气。上个月还能卖三百块,今天回收站的人来说只能给一百五。更让他不安的是,整个城市只有两家公司能合法收这个——他们报什么价,你就得接受什么价。

这不是个别现象。在湖南新邵县,不少汽修厂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回收价格从每桶500-800元腰斩至200-300元,还要强制缴纳3000-8000元“处置费”。当你试图质疑,对方会轻描淡写地提醒:环保检查的时候,可是我们说了算。

废机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管控的危险废物。按照规定,4S店、维修厂必须交给有资质的企业处理。问题就在这里——资质成了稀缺资源。在南宁,6家具备资质的企业被指控签订垄断协议,统一将收购价锁定在200元/桶。市场调节?不存在的。

“你没得选。”一位从业二十年的老师傅说,“要么接受他们的价格,要么等着环保部门上门检查。”他车间里现在还堆着十几桶废机油,卖吧亏钱,不卖吧占地方还担风险。

这种困境背后是严格的环保监管与有限的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执法局将危险废物环境违法作为专项打击重点,这本来是为了保护环境。但在执行中,资质审批的高门槛客观上形成了区域性垄断。

监管的本意是好的。私自处置废机油污染极大,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必不可少。但当市场上只有少数玩家时,价格联盟就很容易形成。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而且是个不太讲道理的买方市场。

情况正在起变化。新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这是个积极信号。打破垄断需要监管的再监管——既监管环境安全,也监管市场秩序。

对众多汽修企业来说,他们期待的不是不要监管,而是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当回收企业不再担心竞争,压价行为就难以避免。解决之道或许是适度增加有资质企业的数量,同时建立更透明的定价机制。

那桶废机油还在那里。老王最终接受了150元的价格。“总不能一直放着。”他说。但我们都明白,这个问题不会随着这桶机油被运走而消失。它需要更系统的解决方案——在保护环境与保障公平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下次保养爱车时,你可能不会注意到车间角落里那些废机油桶。但它们的故事,正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深刻的侧面:环保如何不走样,市场如何不失灵。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