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公交开通被起诉,湾区融合卡在最后一公里
表面看是公交线路之争,背后却是两地交通利益的暗战。惠阳这边刚把深惠2线、7路公交调整到沙田站,新增运力、加密班次,结果深圳东部公交一脚插进来,直接开到了惠阳天虹商场门口。有知情人士透露:“这相当于抢了本地公交的饭碗,对方当然要掀桌子。”
更讽刺的是,官方新闻稿里写着“抓紧完善增设、更改公交站牌信息”,现实却是连一块站牌都立不起来。有市民在社交平台吐槽:“说是融合,结果连个站牌都容不下,这算哪门子便民?”
我仔细研究了双方线路布局,发现这场官司背后藏着更深的算盘。惠阳调整的线路大多集中在产业园和商住区,比如恒昂科技产业园、伯恩新厂区,而深圳东部公交偏偏选在天虹这种商圈扎针。明面上是补充运力,实则是抢优质客源——通勤市民可能选择直达商圈的深圳公交,而非需要换乘的本地线路。
从沙田站到惠阳天虹,地图显示不到十公里,开车只需十几分钟。但这段路却成了两地交通融合最难啃的硬骨头。有交通行业观察者直言:“别看现在吵得凶,最后大概率是利益重新分配。要么深圳公交交‘买路钱’,要么双方合资运营,总之不会真撕破脸。”
这场官司暴露了湾区城市群融合的尴尬现实:规划图纸上连成一片,实际运营却各守一方。当深圳地铁14号线已经修到惠阳门口,两地公交却还在为最后十公里争得面红耳赤。
最新消息显示,涉事线路仍在运营,只是没有正式站牌。有乘客苦中作乐:“现在全靠手机导航找上车点,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隐形公交’吧。”这场看似普通的公交纠纷,最终会走向共赢合作还是两败俱伤,将成为检验深惠同城化诚意的试金石。
#十一月创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