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的枪声压根就没想过要停,但最让人脑门子发懵的一颗子弹,居然是射向了巴勒斯坦的自己人。你敢信?就在跟以色列打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换来一口喘息的间隙,哈马斯突然一个急转弯,把枪口对准了所谓的“内奸”。
所有人都以为停火是中场休息,没想到哈马斯直接上演了一出《无间道》大结局,自己当了清理门户的那个“陈永仁”。
这事儿得从几天前说起。当哈马斯高官纳伊姆云淡风轻地抛出一句“我们准备放弃在加沙的治理权”时,全世界的媒体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以为和平鸽终于要飞进加沙了。可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童话?这话你得掰开了听。他的潜台词其实是:想让我们放下枪?行啊,先给我们一个正儿八经的、写在纸上的“巴勒斯坦国”。这哪是投降,这分明是在赌场上把最后的筹码“啪”地一声拍在桌上,喊着“Showhand!”
哈马斯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人质是短期饭票,用一张少一张。真正让他们能在中东这片泥潭里摸爬滚打、还能坐上牌桌的,是手里那几万条枪。把枪交了,从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狼”变成案板上的肉,这买卖谁干?所以,那句“放弃治理权”说白了就是把一个烫手山芋扔给了美国和以色列:你们看着办吧,反正没个结果,我们谁的话也不听。
就在这节骨眼上,更猛的戏码来了。哈马斯内部那支7000人的安全部队,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深夜出动。他们的任务不是去边境防以色列人,而是在加沙城的街头巷尾,挨家挨户地“维持秩序”。说得好听是维持秩序,其实就是一场血腥的大清洗。
比如加沙城南那个势力盘根错节的杜格穆什家族,跟哈马斯积怨已久。当天晚上,近两百号哈马斯武装人员直接包围了人家的楼,二话不说就开干。AK-47的枪声响了半宿,火光把天都映红了。一晚上,杜格穆什家族死了19口人,哈马斯自己也折了8个。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抓内奸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火并,是权力的重新洗牌。哈马斯就是要用这种最原始、最血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这地方,现在,还是我说了算!
为什么这么急着动手?因为再不动手,家就要被偷了。战争打了快两年,哈马斯原来的两万多精锐,被打得只剩下五六千人。而加沙这地方,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除了哈马斯,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武装派别,什么杰哈德、法塔赫系的,个个都跟地头蛇一样扎根在自己的部族里。战争期间,以色列一边打,一边暗中扶持这些地方势力,给钱给武器,就等着哈马斯倒台后,他们能出来当“替代者”。像那个叫阿斯塔尔的前军官,拉起一支“打击恐怖部队”,公开叫板,说“我们就是要取代哈马斯”。
这种“养寇自重”的玩法,以色列是祖师爷。他们压根就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由哈马斯掌控的加沙,一个四分五裂、内部天天干仗的加沙,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正当加沙内部打成一锅粥的时候,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突然跳出来,隔空喊话:“我们考虑向加沙派兵!”好家伙,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土耳其军队——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正规军——真的开进加沙,那以色列还真不敢随便动手了。土耳其的外交、国防部门甚至已经开始讨论细节,看起来不像是说着玩玩。
但这赌注实在太大了,谁敢接?埃尔多安真敢为了巴勒斯坦,去硬扛美国和以色列吗?我看不见得。这更像是埃尔多安的一场政治豪赌,他想当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带头大哥”。派兵这个姿态一做出来,无论最后成不成,他在阿拉伯世界里的声望立马“蹭蹭”往上涨。所以,在土耳其议会投票之前,这更像是一场隔空喊话的政治表演,雷声大,雨点嘛,还得再看看。
你看,这盘棋下得多复杂。外部,是以色列的虎视眈眈和国际社会的貌合神离;内部,是权力的真空和各路地头蛇的蠢蠢欲动。哈马斯这场针对“自己人”的血腥清洗,虽然残酷,却是在绝境中的求生一搏。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斩断伸向内部的黑手,把那些“定时炸弹”全挖出来,否则,下一次冲突爆发,他们可能连第一回合都撑不过去。
对于加沙的普通人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外面的炮火躲得过,自己人的枪口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顶在脑门上。和平,听起来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笑话。未来的加沙会走向哪里?是迎来一个独立的国家,还是陷入更深不见底的仇恨与混乱?这盘棋,恐怕连棋手自己都不知道结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这盘棋,最后谁会是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