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感觉,最近这风向好像变了?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掌控全球钱袋子的“大佬”——美联储,怎么看起来有点力不从心了?
自家后院接二连三地起火,银行一个接一个地告急。
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
故事得从美国自己家里说起。
你以为他们在全球呼风唤雨,其实自己家里已经快成一锅粥了。就说那个纽约社区银行,英文缩写叫NYCB,本来没什么名气。去年硅谷银行倒闭的时候,它跑去接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结果呢?转眼自己就差点掉坑里。
商业地产的雷,直接在它脚下炸了。
写字楼大片大片地空着,租都租不出去,贷款自然就还不上了。NYCB的股价一天能跌掉差不多一半,把整个华尔街都吓得一哆嗦。最后没办法,还是美国前财长姆努钦,就是那个光头大佬,拉着一帮有钱人投了10多亿美元进去,才勉强把命吊住。
这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现在欠了多少债?一个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超过36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可能没啥概念,我给你打个比方。美国政府现在每年光是还利息的钱,就已经超过了他们一整年的军费开支。养活那么多航母、飞机的钱,还不如付给债主的利息多。
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只能借更多的钱,来还旧的债和利息。
雪球越滚越大。
看到这,你肯定会问,既然自己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死扛着不降息?把利率降下来,企业和银行不就好过点了吗?
问到点子上了。
因为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
他们管这套路叫“熬鹰”。
你见过养鹰打猎的吗?先把老鹰饿上几天,饿得它眼冒金星,然后再把它放出去。这时候的老鹰,捕猎异常凶猛,因为它知道,不抓到猎物,自己就得饿死。
美联储现在干的就是这事。它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维持着高利率,把全世界的资金都往美国吸。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好看,而是为了等别人先撑不住。
等那个它眼中的“猎物”先倒下。
只要你先倒了,资产价格一落千丈,它就能拿着吸过去的美元,像逛打折超市一样,把你家最值钱的工厂、公司、技术,用白菜价给收走。
这套路,他们玩得太熟了。
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么一回事。一轮疯狂加息,让东南亚那些国家的经济泡沫瞬间破裂,几十年的辛苦积攒,一夜之间就被华尔街洗劫一空。
历史仿佛在重演,剧本都写好了。
这次,鹰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东方。
可问题是,这次的对手,没按剧本演。
面对美元潮汐的抽水,中国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惊慌失措。你想让我的钱跑出去,造成混乱?
不好意思,我家里有“矿”。
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水库。你那边抽水,我这边就开闸放水,把水位稳住。看谁先耗干谁。
股市想兴风作浪?
“国家队”直接下场。社保基金、国企资金,这些压箱底的力量都动了,就一个目标:稳住。不能让你在我家金融市场上随便撒野。
这还只是防守。
更狠的,是主动出击。
你不是靠着发国债过日子吗?好,我抛。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陆陆续续卖掉了大量美债。这就好比,你找我借钱,我不仅不借了,还把我之前借给你的钱要回来。
这招叫釜底抽薪。
卖掉美债的钱干嘛去?转身就去买黄金。在全球央行里面,中国买黄金的劲头最大。黄金这东西,是几千年来的硬通货,它不跟你讲什么信用,它本身就是信用。
一卖一买之间,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这场游戏,我不想按你的规则玩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光靠金融操作,能顶住吗?毕竟对方是玩金融的祖师爷。
当然不够。
中国能顶住这波压力的真正底气,不在于银行里有多少钱,而在于我们能造出多少东西。
是实体经济。
你现在出门看看,马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蔚来、理想,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在全球市场上,中国的电动车已经杀疯了。
再去港口看看,那一排排望不到头的巨大吊机,正在把中国制造的商品吊装到开往世界各地的货轮上。中国的造船业,订单已经排到了好几年后,全球第一。
还有天上的,哦不,是屋顶上的。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就是太阳能电池板,占据了全球绝对的主导地位。
这些车、这些船、这些太阳能板,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硬通货”。它们不像虚拟的金融数字,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手里有货,心里才不慌。
这才是跟美国博弈的最大底牌。
最让对手感到挫败的一击,可能来自一个小小的手机。
前年,当所有人都以为华为已经被芯片封锁彻底锁死的时候,它默默地掏出了一台Mate 60 Pro。
全世界的拆解机构都疯了,把它拆了个底朝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里面的核心芯片,麒麟9000S,是7纳米的,而且是中国自己造的。
那一刻,比任何金融数据都更能提振信心。
它发出的信号太强烈了:你最引以为傲的科技封锁,并不能把我怎么样。你越是卡我脖子,我越是要自己把这口气喘上来。
这种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能力,让所谓的“熬鹰”策略,看起来像个笑话。
你还想熬我?我这边自己都能种地、自己都能炼钢了,你那只饿着肚子的老鹰,还能熬多久?
故事到这里,其实已经从一场“防守反击战”,演变成了一场“格局重塑战”。
中国不光是自己顶住了,还开始拉着朋友们一起,准备另起炉灶。
金砖国家,你肯定听过。原来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现在,你看看新加入的都是谁?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
发现没?全球最主要的几个石油大户,一下子进来了好几个。
这帮人凑在一起,就不只是喝喝茶、聊聊天了。他们手里攥着全球大部分的能源、矿产和贸易通道。他们联合起来,要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做生意。
这就动了美元的根基。
为了把这件事落到实处,一个叫“mBridge”的项目,中文叫“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正在悄悄加速。
这名字听着复杂,说白了,就是中国、阿联酋、泰国、香港,现在连沙特都加入了,大家一起搞一个全新的跨境支付网络。以后我们哥几个买石油、卖工业品,直接用我们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交易。
点对点,秒到账,还便宜。
最关键的是,它完全绕开了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
这就好比,原来全世界做生意都得走一条叫“美元”的高速公路,不管你去哪,都得给美国交一笔过路费,还得听它的交通规则。现在,我们自己旁边修了一条全新的、更宽更快的路,不带它玩了。
你那套“加息收割”的把戏,基础就是建立在控制这条高速公路上。如果大家都不走你这条路了,你加息给谁看?你收割谁去?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所以你看,这场史诗级的博弈,胜负手早已不在华尔街的K线图里,而在工厂的车间、港口的吊臂和芯片的光刻机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