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打卡后,行程的愿望还是听个名校教授的讲座,可惜没有实现,有点点遗憾,还有自己的英文水平可能无法应付全英文的专业讲座。
不过 还是感受到了国际学校非常轻松的教育氛围,如果没记错“寓教于乐”思想应该源于中国,希望把它用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 港中文“天人合一”拍到的景色像仙境,感觉和宁蒗泸沽湖拍到的景色一模一样,只是一个地方太热,一个地方有点冷。然后这里还保留叫书院,不叫学院。一直问要找钱穆雕塑,只是没有找到,校史馆已经闭馆,却找到了孔子像。这里太大了,里面有几座山,都是坐公交,随时有人用英文问路,都回答不上。
在 港大听到最有趣、且好笑的一句话“博士好像神经都出了问题”。搞科研的人都知道,和常人一样的思维,创新怎么搞,创新的灵感又来自哪里?突然想起之前教授说过:咱校引以骄傲的朱院士就是从古籍中找到灵感,再用现代科学予以证明而获得成功的。
从住房和生存视角对比看,中国农民太幸福了,房子值几千万甚至上亿!然后,即使收入较低,生活压力也比较小。在太平山顶看到稀疏几栋别墅,远看没什么特别的,从外形看,内地农村随处可见。听说那是超级大佬的豪宅,都是以几亿、几十亿为单价计算的。
去超市转了几圈,蔬菜食品中“made in China”的特别少,在想:我们这么丰富的农副产品,距离最近,价格便宜,为什么不卖?会不会对质量、残留、转基因等安全方面不信任?或许是自己疑心太重了。
关于饮食,觉得搭配得特好,特别是视角上入眼,确有震撼效果。营养、健康是必须的,不管吃什么,肉就几块,都会配个饮料。有点小贵,不过在可以接受范围内,或许食材本来就贵。只是口味上确实对不上,因为自己是长期经受麻辣洗礼的重口味之人。
住宿就不说了,600~700元的房间和内地100元的差不多,比乡镇50元的房间还稍弱。只是感觉宾馆内的设施都特别牢固、耐用,不会轻易损坏。给会是糖尿病群体有点多?房间内特别准备了几小包红糖和白糖。
交通非常便利,地上的、地下的、水里的都体验了一把。汽油很贵,停车很贵,听说能开个车的人,都已经不一般。内地村里到处停满车,车已经代表不了任何身份和价值。
薪酬方面,多数人领高薪,最普遍的是20000~30000元,保洁员、食堂员工都这样。但看到一个特殊群体——菲佣,包吃包住,月薪4000~6000元。还看到一个实在的工作现象:工作在港,吃住在深,当天来回跑,这样一月下来,通勤费有点贵,但比起高额房租划算,而且“鸽子楼”里体验确实不好。
街道有点陈旧且狭窄,但是很干净。想起:发达的标志不是高楼和大街,而是民生。这句话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准确判断是对是错,因为深圳的体验感很不错,一直以来都喜欢深圳。
关于规则:死守规则,谁都一样,就是常说的“老牛筋”。好处是对谁都公平公正,不要担心“特权”;缺点是难免脱离实际,有时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听说在地铁内喝水会被罚款2000元,不知道这规则是出于什么考虑。光脚踩上高铁坐位上也会被罚款2000元,在内地高铁上我就看到有些乘客的这个不雅行为,当然是被列车员劝阻了的。
最应该说的是金融中心,高楼林立,它应该就是整个城市的心脏和敏感神经,因为这里是金融城市,资本天堂,也可能是富人购物的地方,各种世界知名品牌齐聚,却不敢过多了解,因为钱包绝对不允许。
不写地标打卡点了,风景特别好,人也特别多,但是没有太多兴趣,只是应景一下,说明自己来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