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牛市里真正赚大钱的人,都在做这三件违背本能的事

点击次数:160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7 08:28:20
上证指数冲上3800点,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朋友圈晒收益的人越来越多。但残酷真相是:历史数据显示,牛市里真正能把钱带回家的人不到20%。 2007年6124点、2015年5178点的赢家,靠的从来不是预测行情,而是用三件“反人性”的事

上证指数冲上3800点,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朋友圈晒收益的人越来越多。但残酷真相是:历史数据显示,牛市里真正能把钱带回家的人不到20%。 2007年6124点、2015年5178点的赢家,靠的从来不是预测行情,而是用三件“反人性”的事对抗贪婪、恐惧和从众——戒贪心、踩节奏、懂撤退。

第一件事:戒贪心,用“装死”跑赢80%的散户

牛市最大的陷阱是“贪快钱”。 看着别人股票涨停,自己手里的涨得慢,忍不住割肉换仓。 2015年老张的教训很典型:他最初买茅台涨20%嫌慢,追创业板赚5%又换妖股,一年交易46次,手续费花了3万多,结果指数翻倍,他只赚15%。

频繁换股的代价是安全垫越来越薄。 统计显示,换手率超500%的散户,收益比低于100%的人平均低42%。 本质是不断“追高割低”,错过主升浪。 就像2007年中石油48元接盘的人,多数是因“不甘心错过最后一波”冲进去的。

真正的赢家都懂“捂股”的力量。 2020年李姐只买宁德时代和招商银行,经历两次15%回调也没动,一年后分别涨150%和80%。 她的策略很简单:只要基本面没变,就屏蔽噪音“装死”。戒贪需要三条实操铁律:设持股底线:非基本面恶化不换股;每周只看一次账户,减少盯盘干扰;把目标从“赚多少”改成“拿多久”,比如强制持有6个月以上。

第二件事:踩节奏,四步抓住资金轮动脉搏

牛市不是所有股票齐涨,而是轮动上涨。 不懂规律的人总在追涨杀跌中疲于奔命。 A股三十年牛市的资金轮动都遵循四阶段:

阶段一:低估值股先动。 牛市初期,资金像捡便宜货涌向金融、地产等破净股。 2014年牛市第一波,中证金融指数半年涨120%,但很多人当时还在怀疑“大盘股能涨吗”。

阶段二:成长股接棒。 低估值涨完后,资金转向高增速赛道。 2015年牛市中期,计算机、传媒板块涨超300%,靠的是“未来想象空间”。 当前AI、新能源就属于这类发动机。

阶段三:全面狂热。 市场最热时,垃圾股也鸡犬升天。 2007年连ST股都涨停,菜场大妈都在荐股,这时已是危险信号。

阶段四:泡沫破灭。 股价脱离基本面后必然暴跌回归,如2015年创业板从4000点砸到1800点。

踩准节奏的核心是 “不追尾巴”。 比如阶段一就该布局银行、公用事业;阶段二切入政策支持的AI、新能源;阶段三狂热时则要准备撤退。 牛市赚大钱的人,往往只抓一两波主升浪。

第三件事:懂撤退,用硬指标锁定利润

投资像打麻将:牌桌上的钱是纸,揣进口袋才是钱。 牛市最遗憾的不是没赚到,而是赚了没守住。 2007年顶峰时老王账户浮盈300万,幻想“涨到1万点”,结果暴跌后利润归零还倒贴本金。

离场时机有两个硬核信号:

信号一:总市值/GDP超100%。 这是巴菲特的“市场温度计”,A股2007年该比率达120%后崩盘,2015年达110%后熊市。 当前比率约83%,未到极端但需警惕。

信号二:全民炒股狂热。 当出现这些场景,就该撤退了:券商开户单周破500万、楼下保安荐股、爆款基金秒光、从不理财的亲戚加杠杆炒股。 2015年顶峰时这些现象全中。

撤退不是一键清仓,而是 “分批降落”:总市值/GDP达90%时减仓30%,全民狂热时再减50%,留20%观察。 老股民的经验是:离场要像飞机降落,慢慢减速而非急刹车。

所有牛市赢家的共性,是用纪律对抗人性弱点。 神经经济学实验发现:当账户浮亏超10%,人脑杏仁核活跃度飙升300%——这正是“死扛亏损股、抛售盈利股”的生理根源。

三条反人性法则对应着本能的三重对抗:戒贪心是对抗“即时满足”:拒绝频繁交易,像李姐那样屏蔽短期波动;踩节奏是对抗“从众跟风”:在冷门阶段布局,狂热阶段离场;懂撤退是对抗“损失厌恶”:机械执行止盈止损,不幻想“再涨一点”。

实战中可建立物理屏障:用便利贴遮住行情软件的成本价,每周只开仓1-2次,手写“永不触碰”的股票类型贴在屏幕上。 顶级游资的年化收益能超300%,核心就是把反人性变成肌肉记忆。

当别人因恐慌割肉时,你敢在2800点加仓;当热门股炒到天际时,你能转头买冷门电力股;当全民高呼“万点不是梦”时,你默默分批次撤退——这三个瞬间,定义了牛市里真正赚大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