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有点玄乎,你说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原本叫嚣着要成他们能源出口的“杀手锏”,结果一出事儿,就被美国一顿制裁,弄得七零八落的
一开始,这项目打算搞三条生产线,每条能产660万吨天然气,合起来能接近2000万吨,伙计们
这玩意儿要搞成,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出口份,能从全球的8%直接冲到20%
那才是真正的要把自己变成能源大国的节奏
可是,谁想到,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乌克兰一闹腾,俄乌那场大戏一开
美国带头一顿制裁,核心设备就像按了暂停键似的
咱们说说那些设备,像贝克休斯公司出的LM9000燃气轮机,本来俄罗斯订了21台,结果只送来了4台,剩下一大半都被撕掉合同
还把现场的设备一股脑儿撤走
这玩意儿可是用来驱动液化设备和发电的,要是没有它,项目几乎就是一堆废铁
人家一边是设备断供,一边是融资和销售也出事情
外国股东,比如道达尔能源、中石油、中国海油啥的,都怕被美国二级制裁,纷纷宣布不可抗力,暂停合作,搞得整个项目像个卡壳的老火车一样
说实话,第一条线算是勉强投产了,第二第三条线,咱们都知道,进度是拖了老长,库存堆得跟山一样,出口的船也找不到挺不错的冰级运输船
美国的制裁力度,像是逐步升级,从2022年乌克兰冲突一爆发就开始,到了2023年11月,还专门盯上诺瓦泰克和北极液化天然气2项目
扩展到相关的运输船和公司
欧盟、日本的反应也跟着跟上,道达尔那些股东直接退出了融资和购气合同,俄罗斯本打算借着这个项目赚大钱,结果,受制裁影响,潜在产能都无法发挥
这个项目就放在吉丹半岛上,离北极圈那么近,环境那叫一个恶劣
冷得就像冬天手冻得发僵还得工作一样
原本需要用高端设备来抗低温、高压,结果设备缺口那么大,财务压力山一样压着,诺瓦泰克投入了几百亿美金
折腾到这阵子都快要破产了
你说这种局面,真是让人觉得很扎心
咱们再说说俄罗斯的出口情形,虽然受制裁
2022年,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达到了3300万吨,占全球贸易的8%
可是,制裁让北极LNG 2的潜能都封死了
项目地点在吉丹半岛,那里离北极圈那么近,环境差得不得了,风雪、低温、冰层
原本就得用很抗寒抗压的设备,这阵子设备不够,财务压力又大,诺瓦泰克这边投入了巨资
结果还得看着项目一步步走向“悬崖”
不过,奇怪的是,俄罗斯想靠这个项目赚大钱,2022年液化天然气出口还挺不错的,出口了3300万吨
但制裁一来,整个项目就像打了折扣,潜在产能没法释放出来
出口竞争力也跟着掉了个大跟头
可是,俄罗斯的扩张计划还在继续
比如说,今年上半年,俄罗斯通过北方海路,运出了22百万吨液化天然气,虽然不算很多
说到这儿,你得提一句,制裁对整体供应影响不算很大,毕竟俄罗斯还是有办法绕开点弯路,用影子舰队那些船
紧要关头,中俄合作还算挺给力的
2023年5月,咱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的广瀚燃气轮机公司,跟俄罗斯的诺瓦泰克签了协议,买二十台GT-25000型燃气轮机
想用国产替代美国那批LM9000
你说,帮忙挺好,但这事儿一出来
俄罗斯内部专家就跳出来质疑了
梅尔尼科夫那老头子公开说,中国的GT-25000系列比不上美国贝克休斯或德国西门子,性能还差点劲
根本满足不了高标准的要求
这事儿一出,国内不少人也开始讨论,觉得中国的燃气轮机技术还不够成熟,性能不行
说实话,我觉得,别光看表面,咱们国产设备其实经过验证,性能指标一点都不比美国差,关键是供应得稳妥,不会像贝克休斯那样
到了今年年头,美国国务院还对诺瓦泰克中国控股做了制裁,然后俄罗斯自己也开始签订单
2024年,项目的第三条线逐渐推进,工厂里处理天然气的设备也在慢慢恢复
第二条线的产量也创了纪录
你看,虽然销售上受点阻,但项目的产能目标还在坚持,不管怎么说
中俄合作的力度还算挺大的
梅尔尼科夫那老头子也没闲着,继续发表他的能源前景报告,强调西方在新能源、氢能等范围的优势
但其实他那观点还是停留在之前的框架里
说实话,俄罗斯的出口还在坚持,7月北极海的货运就达到了22百万吨液化天然气
说明这个项目在困难中还能继续运行
从整体看,俄罗斯的北极资源,虽然因为制裁受了不少阻碍
中国的伙伴帮了大忙,技术上的合作也不断推进
有人说,质疑声虽然不少
但都没能阻挡项目的正常运行
事实证明,中国的设备和技术,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
不是嘴上说说的那种虚头巴脑
总结点,俄罗斯想通过这个项目,长远看还是挺有希望的,只不过,受到西方的压制
可咱们中国,帮了他们不少忙,既保证了项目的继续
也在国际舞台上显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你说,未来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能不能突破这个瓶颈
靠的还得看合作伙伴怎么打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