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董明珠“退而不离”,格力新能源棋局暗藏接班密码

点击次数:159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19 08:03:18
格力系再爆重大人事地震。 2025年8月6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董明珠正式卸任公司董事职务。同步退出的还有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邓晓博,其所有职务由方祥建“一肩挑”——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这场涉及多位高管的调

格力系再爆重大人事地震。

2025年8月6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董明珠正式卸任公司董事职务。同步退出的还有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邓晓博,其所有职务由方祥建“一肩挑”——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这场涉及多位高管的调整,距离董明珠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仅隔两个月。

01 人事巨变,权力交接浮出水面

此次调整绝非普通人事轮替,而是一次系统性权力重构。方祥建此次不仅接棒邓晓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职位,更同时执掌董事长与执行董事权责,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核心35。而董明珠虽退出董事行列,却仍以17.46%的个人持股保持资本话语权——这一比例甚至超过部分机构投资者。

变更波及范围远超外界想象。除核心高管外,公司“主要人员”名单亦发生多轮调整,暗示着管理架构的深层洗牌。从股权穿透可见,格力电器仍是格力钛新能源第一大股东,但董明珠个人持股使其在资本层面保留关键影响力。

02 连续卸任,董明珠的“退出图谱”渐显

此次变动已是董明珠三个月内第二次从核心子公司退场。2025年6月,她悄然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这家由格力电器全资控股的芯片企业,曾承载董明珠“造芯梦”,其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亿颗,是格力核心技术布局的关键棋子。

更值得玩味的是退任节奏:从芯片到新能源,董明珠的退出轨迹与格力新兴战略板块高度重合。不同于传统家电业务,这些领域技术迭代快、资本投入大,对操盘手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分析认为,董明珠的逐步退出,实则为专业管理团队腾挪空间。

人事地震背后,一场权力交接计划已酝酿多时。早在2025年2月,董明珠就在公开访谈中透露:格力接班人框架初定,3-4位候选人正在关键岗位历练。她特别强调:“接班不是儿戏,必须经实践检验。”

方祥建的上位,可视作这一战略的落地。作为格力钛新能源新掌舵人,其面临的挑战极为艰巨:该公司主营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电动车三电系统,身处新能源竞争最惨烈的红海。而董明珠保留股权的设计,既避免权力真空,也为新团队提供试错缓冲期。

04 格力钛角色,新能源棋局的关键落子

格力钛新能源绝非普通子公司,而是格力多元化战略的咽喉要地。成立16年来,该公司构筑起从电池材料研发到整车三电系统的完整技术链,业务横跨储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三大赛道。在格力从家电巨头向科技集团转型的过程中,它承担着打通新能源闭环的重任。

然而现实骨感。尽管技术布局完整,格力钛始终未能在动力电池领域复制格力空调的统治力。此次换帅,被解读为对业务突围的强压策略——方祥建上任即面临双重考题:既要抵御宁德时代、比亚迪的挤压,又需在储能市场打开增长缺口。

人事震荡已激起资本涟漪。尽管格力电器尚未就此事发布公告,但二级市场对“去董明珠化”的格力钛新能源显露出审慎态度。行业分析师指出核心疑虑:方祥建能否延续董时代的资源倾斜? 当灵魂人物退居幕后,技术研发的投入决心是否动摇?

更深层的不确定性在于战略协同。格力钛的电池技术本可与格力光伏空调、户储产品形成能源闭环,但管理团队更迭可能延缓协同效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剧的当下,留给新领导层的磨合时间极为有限。

董明珠的“退出”恰似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从台前董事到幕后股东,从执掌大权到持股观望,每一步都暗合着企业传承的逻辑:真正的掌舵者,不是抓住权杖不放,而是铺设好离开时的轨道。方祥建们接过的不仅是职务,更是格力在新能源战场背水一战的令牌。当董明珠的姓名从工商登记表中隐去,格力的未来,才真正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