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号这天,美国那边突然传出来一个消息,说是特朗普政府给以色列递过去了一份东西,一份长达“21条”的停火方案。
这一下子就把中东那边的水给搅浑了。
这方案里头,又是要求以色列从加沙撤军,又是要承认巴勒斯坦能建国,还说要每个月给一大笔钱。
这不光是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头大,也让我们这些看客看明白了,美国和以色列这对老铁哥们,关系好像没那么铁了。
美国这步棋,到底是真心想劝架,还是有别的算盘?
美国这次为什么这么干?
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
它在中东搞的那些事,其实都在说一件事,美国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钱袋子和后院安不安全。
你看前段时间,美国自己悄悄地就跟胡塞武装谈好了停火,这事都没带上以色列玩。
这在以前,你想都不敢想。
原因很简单,红海那条道,是美国全球做生意的关键通道。
胡塞武装一闹,船过不去,影响的可不只是中东,美国国内的油价,老百姓的心情,都得跟着乱。
再看看美国跟伊朗,嘴上说得挺硬,私下里也没少接触。
目的就是想让波斯湾那边稳当点,别影响石油供应,全球油价可千万别再涨了。
这些动作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美国的中东政策,思路变了。
不再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以色列这个篮子里,而是想在整个地区找个平衡点,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说,这个“21条”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算计好的。
美国也想明白了,要是再死心塌地帮以色列扛着,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通货膨胀、选票、能源安全,这些才是白宫办公室里天天讨论的话题。
除了自己家里的事,外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替巴勒斯坦说话,支持他们建国。
这么一来,美国在国际上就显得特别孤单。
本来它说话挺有分量的,现在连自己的一些老朋友都站出来表态了,这就很尴尬了。
美国心里清楚,要是再这么下去,它在全球说话的分量就要打折扣了。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沙特,阿联酋这些阿拉伯国家,这次不只是喊喊口号,直接把石油拿出来当牌打了。
意思很明白,你要是不改政策,咱们的石油生意就得重新谈谈。
这对美国来说可是个大问题,虽然它现在自己也能产不少油,但关键时候还是得看中东的脸色。
油价一波动,国内经济就跟着晃,老百姓一不满意,选票就危险了。
在这种里外都受压的情况下,美国必须得换个姿势了。
这个“21条”,其实就是美国想在国际上找回点面子,也是给各方一个交代。
这份“21条”对以色列来说,简直就是一道“送命题”,特别是对内塔尼亚胡。
他现在的政府,是靠着一帮极右翼的人撑起来的。
这些人一听到“撤军”,“建国”这些词,就跟炸了毛一样。
现在美国让他带头让步,这不等于让他自己把自己的桌子给掀了?
他的态度也很硬,说国家安全不能妥协,其实就是变相地拒绝了“21条”里的核心内容。
他要是答应了,政府可能马上就得散伙,支持他的人也得跑光。
可要是不答应,美国那边怎么交代?
毕竟这么多年,美国一直是它最大的靠山,给钱给武器。
关系一旦冷下来,军事合作受影响不说,在国际上也会更孤立。
所以内塔尼亚胡现在是左右为难,只能搞点技术性拖延,派人去美国那边沟通,看看能不能改改条款,既能稳住国内,又不至于把美国彻底得罪了。
这场戏的本质,已经不是盟友之间的商量了,更像是一场利益交换,大家都在算自己的小账本。
其实,这次美国对以色列“下手”,是它整个大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从红海到波斯湾,美国的眼睛不再只盯着以色列那点事,它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经济,地缘政治的平衡。
以前觉得是铁哥们,现在也得给“美国优先”让路。
这个“21条”也说明,美国不想再为没完没了的冲突花钱了,这已经变成了它的负担。
它想要的是控制局面,而不是陷进去。
所以你看这个方案,虽然叫停火,但像边界怎么划,耶路撒冷归谁这些最核心的问题,一个都没提。
因为这些问题太烫手,一碰就可能引爆更大的麻烦,美国现在可没这个心思去处理。
一边推停火,一边又继续给以色列送武器,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想两头都占着,既要当好人,又不想放弃影响力。
所以说,这次所谓的“反转”,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美国不是突然良心发现了,而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外交上被孤立,经济上被牵着鼻子走,它只能想办法先稳住自己。
对以色列来说,冲击是最大的,但它也没太多选择。
未来的美以关系,估计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了,更像是一种有距离的合作。
中东的局势还是很乱,这个“21条”也就是个临时的止痛药,治不了根。
美国这步棋走得很现实,也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在国际关系里,利益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这场关于利益的博弈,可能才刚刚开始。
声明: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