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刚过,气象台的高温预警就没停过。
七月下旬那会儿,华北平原的柏油马路能煎鸡蛋,长江中下游的湿度计指针都快戳破表。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全国有28个气象站刷新了建站以来的最高温纪录,重庆北碚区直接冲上45摄氏度。
老一辈常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今年这话应验得格外准。广州地铁站里,大理石地面返潮返得能照见人影;杭州西湖边,柳树枝条都耷拉着打卷。建筑工地的钢筋晒得烫手,得戴两层手套才敢碰。菜市场卖鱼的摊主往水箱里加冰块,半天工夫就化得只剩薄薄一层。
电力公司的负荷监测图天天飘红,郑州某小区一天跳闸三次。空调维修师傅的订单排到两周后,有个老师傅在楼顶检修外机时差点中暑。医院急诊科的热射病患者比往年多三成,有个外卖小哥送餐途中晕倒,体温计显示41度就再没往上升——水银柱到头了。
农贸市场里西瓜卖得飞快,瓜贩老李说今年进货价涨了三成。冷饮批发店的老板凌晨四点就去抢货,回来发现冰柜不够用,临时租了三个移动冷库。超市的矿泉水堆得比人高,下午三点就卖空货架。小区物业在门口支起凉茶桶,早上灌满下午就见底。
气象专家翻着数据说,这种持续高温十年难遇。副热带高压像锅盖似的扣着长江流域,台风路径偏偏都绕着走。安徽有个水库见底了,露出二十年前沉底的拖拉机。鄱阳湖提前三个月进入枯水期,湖床裂缝能塞进手掌。
工地调整了作业时间,凌晨五点干到上午十点就收工。快递公司给电动三轮车装遮阳棚,配送站备着十箱藿香正气水。动物园给熊猫馆开空调,东北虎躲在山洞里不肯出来。连广场舞大妈都改到地下车库活动,音响里放着《最炫民族风》的回声能传三层楼。
菜价跟着温度计往上窜,空心菜卖到八块钱一斤。种菜的老李头天不亮就下地,趁着露水没干赶紧摘。他说大棚里的番茄苗晒死一半,剩下的结出来的果子都带日灼斑。养鸡场的老板往饲料里加维生素,还是挡不住每天捡七八只热死的肉鸡。
电力工人穿着绝缘服在烈日下抢修,后背的盐渍画地图似的。有个老师傅在电线杆上作业,安全绳烫得握不住。消防车这几天没闲着,光是绿化带自燃就处理了二十多起。老旧小区里,电线绝缘皮晒得开裂,物业拿着测温仪挨个查电表箱。
八月初终于盼来场雷阵雨,结果下完更闷热。气象台说这叫"桑拿雨",湿度上去温度没下来。街边理发店的老板娘抱怨,吹风机开最大档,顾客头发半天干不透。公交站台等车的人都往阴凉处挤,有个小姑娘的凉鞋底被柏油路粘掉一半。
这天气总算在处暑前后缓了口气。虽然中午太阳还是毒,但早晚能觉出点凉意。卖秋装的商铺把外套挂了出来,火锅店开始推新品。经历过这个夏天的人都明白,老祖宗定的二十四节气真有道理——该热的时候躲不过,该凉的时候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