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号已涂刷完毕,舰载机也已准备就绪,中国海军福建舰正式加入战斗序列。很多人会说 “久等了”,这背后有着清晰的时间线:福建舰第一次亮相、首次公开亮相并出现在官方媒体镜头前,是在 2022 年 6 月;此后经过两年时间,到 2024 年 5 月开始相关测试工作,前后跨度超过三年。之所以耗时更久,核心是福建舰的建造与测试工作,比辽宁舰、山东舰更加复杂。通俗来讲,功能越高级的装备,所需的测试流程就越漫长、越严苛。与前两艘航母不同,如今的中国海军已不再是追赶国际现有标准,而是在主动塑造新的行业标准。作为满载排水量 8 万余吨的大型航母,福建舰可搭载歼 - 35 战斗机、空警 - 600 预警机,还配备了先进的电磁弹射器,综合战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即便福建舰采用常规动力,也丝毫没有影响其综合性能的发挥。要知道,电磁弹射技术对我们来说是首次应用,所以在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上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全部拉满标准。从 2022 年下水,到 2024 年开展海试,再到如今正式入列中国海军,福建舰完成了从钢筋铁骨到国之利器的伟大蜕变。放眼全球,拥有海、陆、空完整战斗力的国家本就不多,能同时装备两艘以上航母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有能力、有经验同时运行三个航母舰队的,在今天之前只有美国海军。如今中国正式加入这一行列,未来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搭配核潜艇,有望实现 “一艘出海、两艘备战” 的轮换部署模式,海军远洋战力将大幅提升。
三航母舰队带来的核心价值,是能实现 7×24 小时随时待命,至少保证有一艘航母处于作战状态。这种实打实的海洋安全感、踏实感,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从未有过。你知道中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吗?答案是 1.8 万千米。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这片海洋是大家打卡拍照、欣赏美景的地方,但回溯历史,却是另一番景象。从 1840 年到 1949 年的近代百年屈辱史里,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多达 470 次。那些出现在海平面上的帝国主义舰船,带来的不是交流,而是战火、割地赔款,更是 “落后就要挨打” 的惨痛教训。为了守护这片漫长的海岸线,中华民族在过去百年里不断建设海上防御;即便到了现在,海防重任也从未轻松。
美国在海外设有 514 个军事基地,仅在西太平洋 —— 咱们的家门口,就部署了不少。这背后的意图很明确,就是为了就近掌控区域局势。30 年前,中国海上力量还相对薄弱;而如今的三航母格局,正是我们最足的底气。十年前,中国空军在演习中穿越巴士海峡、突破所谓 “第一岛链” 时,还专门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当时,空军战斗机三次飞出第一岛链开展远海训练,标志着中国海空力量开始向远海延伸。
现在再看,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谁还会轻视中国海军?今年的中国海军就光是航迹就已经北探阿拉斯加,南至澳大利亚,早已展现出毫无束缚的远海行动能力。今日的航母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快速发展,核心不在于所谓 “战场无敌”,而在于一个国家能熟练研发、制造、应用,甚至批量建造 8 万吨以上的重型电磁弹射航母 —— 这本身就足以证明其工业实力与技术水平。山东舰从开工建造到下水,总共用了四年时间;福建舰的建造周期也差不多,约四年半。如今相关技术已经成熟,未来我们对批量建造这类先进航母,早已是蓄势待发、信心十足。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的话点赞和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