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尘封20年的仓库门被推开时,中国工程师的呼吸都停滞了。
1998年那艘被当作"废铁"买回的航母,谁也没想到竟藏着这样的惊天秘密...
2002年秋天,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寒风吹得人脸颊生疼。黑海造船厂那个八楼仓库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推开门的瞬间,阳光穿透飞舞的尘埃,照亮了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的牛皮纸包。封条上的俄文还清晰可见,中国技术员牟安成的手指微微发抖——他们找了两年的东西,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眼前。
时间倒回四年前,澳门那家名不见经传的"创律公司"说要买航母改赌场时,全世界都在看笑话。那艘停在黑海造船厂的"瓦良格号"连发动机都没有,活像个被掏空内脏的钢铁巨兽。可当这堆"废铁"历经627天漂泊终于抵达大连港时,工程师们打开舱门却发现:说好的设计图纸呢?
造船厂的乌克兰老厂长叼着烟斗说:"图纸?早被莫斯科收走了。"但中国团队死活不信邪。他们趴在航母甲板上量螺丝孔距,钻进锅炉舱测绘管道走向,硬是靠着最笨的方法还原着这头钢铁巨兽的骨骼脉络。直到某天,一个喝醉的乌克兰技术员嘟囔了句:"图纸...可能在八楼..."
如今站在仓库里,中国工程师们终于见识到什么叫"苏联式的严谨"。1981份原始蓝图码得像图书馆典藏,连1978年的设计草稿都保存完好。角落里有套图纸格外显眼——那是航母最关键的舰艏设计,封面上用红笔写着"绝密"。
"他们居然...真给留着了?"有人声音发颤。乌方代表耸耸肩:"反正我们也用不上了。"这话让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要知道就在三年前,某国特工还暗中阻挠这场交易,现在这些泛黄的图纸却像穿越时空的礼物。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连船厂的灯光三年没熄灭过。老工程师们拿着放大镜比对俄文标注,年轻人熬夜换算苏联标准。最搞笑的是有天他们发现图纸某个角落用铅笔写着"此处需伏特加",后来才明白是提醒焊接前要预热。
2012年秋天,当这艘脱胎换骨的巨舰正式服役时,当年参与拆解的老技工王师傅在甲板上又哭又笑。有记者问他感受,他指着舷窗说:"你看那个铆钉位置,和图纸标的分毫不差!"而在千里之外的尼古拉耶夫,退休的老厂长看着新闻苦笑:"早知道该多加两个零..."
如今辽宁舰每次出海都会引发全网狂欢,但很少人知道,在某个海军档案馆里,还珍藏着20吨泛黄的图纸。有位参与改造的工程师说过特别逗的话:"咱们这回可真算得上是'按图索舰'了!"不过要说最绝的,还是当初拍板买船的将军那句大实话:"管它赌场还是航母,能漂回来就是好船!"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任何不良引导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