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西藏之旅Day17(南疆行): 红其拉甫傲立云端 盘龙古道百转千回

点击次数:180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05 04:57:33
6月10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标是把314国道走到头,然后再去走大名鼎鼎的盘龙古道。 一路行走一路风景。看到了湛蓝湛蓝的天、看到了低垂山间的云、看到了庄严肃穆的山,还不时地看到钻出洞穴晒太阳的土拨鼠。 感受国门神圣 314国道的起点在乌鲁木

6月10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标是把314国道走到头,然后再去走大名鼎鼎的盘龙古道。

一路行走一路风景。看到了湛蓝湛蓝的天、看到了低垂山间的云、看到了庄严肃穆的山,还不时地看到钻出洞穴晒太阳的土拨鼠。

感受国门神圣

314国道的起点在乌鲁木齐,终点就在红其拉甫。

公路走到头,需坐区间车上山才能看到国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塔县大概都会来看看祖国的西大门。

区间车上播放着《我和我的祖国》。在奔向国门的特殊时刻,听到这首歌时有着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感受,心中蓦然涌起热血澎湃、热泪盈眶的情怀与感动。

老公专门买了两面小国旗,我们手擎国旗在雄伟的国门前留影;又排了好长时间队,与庄严的7号界碑合影。

国门的那边是巴基斯坦,栏杆边插着他们的国旗,远处只有几间房子。对面几十米开外的小山坡上有几个穿着长衫的巴基斯坦人正望向我们这边,他们大概也是去他们国门观光的游客。这边有人对着他们呼喊着打招呼,他们也挥舞着手臂呼喊回应着。这一刻我突然感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从海拔5100米的国门下来,我们去寻找玄奘走过的瓦罕走廊。

打卡瓦罕走廊

在一片荒芜之地,看到了竖立在地上的“瓦罕走廊”四个大字。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路的那头通向阿富汗。唐三藏曾在此西去取经,东行传法第一人安世高、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都在此留下足迹。‌‌

看着这苍凉的群山、这荒芜的原野,无法想象古人是历经怎样的磨难去追寻心中的信仰。

走过盘龙古道 人生尽是坦途

在驶上盘龙古道前的驿站,“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的美好喻意已成为盘龙古道响亮的招牌,来走盘龙古道必在此打卡。

因为去珠峰大本营的路上走过了50公里的珠峰路“108”拐,感觉已把弯路走到了极致。但看到盘龙古道那一沓丝带般的盘山路时,我还是被震撼到了,盘龙古道确实名不虚传!蜿蜒在大山中的公路九曲回肠、千回百转,这条原本为方便当地民众通行修建的扶贫路,以它的惊世之颜成为闻名遐迩的网红公路。

走在路上突然风雨大作,继而下起了冰雹,不过多时又云开雾散、雨过天晴。

希望今日走过了盘龙古道,今后的路一帆风顺、尽是坦途。

路过班迪尔蓝湖,没有看到蓝宝石一样的湖水。也许是才下过雨的缘故,湖水呈现出混浊的灰绿色。

其实班迪尔蓝湖是拦截冰川融水形成的水库,湖水因含矿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阴晴交替会产生显著的色差。

来自昆仑山的压迫感

继续行驶在帕米尔高原上,与“帕米尔之眼”不期而遇。塔县的木吉火山口也被称为“帕米尔之眼”,此眼非彼眼。

塔什库尔干河边公路正前方的山上突兀出一块黄色的山石,在周围暗绿色沙石的映衬下,像一只巨大的眼睛注视着路人。

公路边的路牌上写着“来自昆仑山的压迫感”,这句话准确地说出了行走在昆仑群山中的真实感受。雄浑伟岸的大山近在咫尺,穿行其间如入深谷,抬头仰望,感觉自己就是巨人脚下的一只蝼蚁,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大自然无声的力量。

每次出行都会感叹,镜头拍摄的效果只能展现真实景象的十之一二。对巍巍昆仑而言更是如此,拍摄出的照片远远无法感受到眼睛看到的惊叹与震撼。一路在大山里穿行,仿佛行走在巨人的世界。

路上还经过了塔合曼湿地。在干旱荒芜的帕米尔高原出现一片水草丰茂的湿地,感觉是那么难能可贵。

大约晚上9点多钟,我们从塔县返回到疏附县的乌帕尔乡,在这里吃了一份20元的过油肉拌面,让我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