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美国政坛上演戏剧性一幕:以“关税大棒”闻名的特朗普,竟用“非常公平”四字评价中国贸易政策。此言一出,全球哗然。 要知道,这位曾对中、欧、日、加挥动制裁铁拳统,此前从未给任何国家如此“好评”。
玄机藏在5月的日内瓦会谈。 当时中美贸易对抗白热化,中方顶住美方84%关税的极限施压,最终迫使特朗普暂缓加税、启动对话。 如今他突抛“公平论”,绝非良心发现——联合国数据显示,美国关税已令全球贸易预期下降0.2%,36万亿美元国债压顶的华盛顿,正急需中国点头合作。
微妙的是,特朗普夸华的同一天,美国商务部火速宣布:下月派代表团赴华谈贸易。 日本媒体同步放出“特朗普年内访华”风声。 一边递橄榄枝,一边却对日韩等14国发出25%-40%关税威胁信,甚至24小时内政策三度变卦。 这场“贸易人格分裂”大戏背后,藏着美国怎样的算计?
7月7日,白宫签署的行政令将全球贸易推至悬崖边缘。 特朗普宣布把“对等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延至8月1日,看似让步,实则暗藏杀机。 同一天,14国领导人收到白宫“最后通牒”:若8月前未达成协议,日本、韩国进口商品将面临25%关税,老挝、缅甸更是高达40%。
市场尚未消化消息,24小时内特朗普再度变卦。 7月8日,他强硬宣称“8月1日绝不延期”,同步对所有进口铜加征50%关税。 翌日,第二波征税信射向巴西、菲律宾等8国,税率飙至20%-50%。 短短三天,22国被架上贸易火刑架。
这种反复横跳早有预兆。 4月2日特朗普首推“对等关税”时,全球股市应声崩盘。 标普500单日暴跌4%,创75年来第五大跌幅。 日经指数盘中狂泻9%,韩国KOSPI跌超4%。尽管他两度暂缓征税“腾出谈判时间”,但美国实际关税率已从3%暴涨至13%,高盛预测年内或冲上17%。
重压之下,盟友圈彻底炸锅。 日本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痛斥:“一封信就决定如此大事,对盟国是莫大侮辱! ”韩国总统李在明紧急召集内阁,巴西总统卢拉直言“巴西不接受任何人控制”,欧盟高官怒骂“疯狂行为”。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抗议直指美方双标:“南非77%美国商品免关税,美方却对南非出口课以30%重税!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美国对拉美国家关税从0.5%暴增至13%,最不发达国家税率可能从16%跳升到44%。
当全球怒潮汹涌时,特朗普却对中国画风突变。 7月9日,他在社交平台盛赞中国“对美国态度一贯公正”,更罕见用“非常公平”定义中国贸易政策。这与4月日内瓦会谈的硝烟形成魔幻对比——当时中美刚经历关税连环战:2月美对华加税10%,中方反制能源关税;3月美税率翻至20%,中方反击大豆等农产品;4月美祭出84%核弹级关税,中方同步升至84%,最终在5月14日达成“双降至10%”的临时休战。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冷静如常。 7月9日例行记者会上,她重申十二字方针:“中方一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暗含锋芒——当日记者追问时,她同步点明金砖机制“不搞阵营对抗”,直指美国对金砖国家的关税威胁。
中方的定力源于硬实力。 5月日内瓦会谈中,中方顶住美方84%关税高压逼退美方攻势,迫使特朗普回到谈判桌。 当美国试图用“台湾牌”换取贸易让步时,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同步发声:“台湾问题无妥协余地。 ”而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控,已让美国军工企业承受断链压力。
美国的焦虑肉眼可见。 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8日坦言“未来几周很忙”,却突然话锋一转称期待与中方会面,“商讨贸易之外的大事”。 日媒解读此为美方想借台海、俄乌问题作交易筹码。 更露骨的是,特朗普在威胁14国的关税信中,夹带要求签署“反华条款”,试图构建对华贸易隔离带。
经济数据揭示美方软肋。 世贸组织报告显示,美国关税已拖累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0.2%,北美出口预计暴跌12.6%。 若特朗普全面开征新关税,全球贸易降幅恐扩大至1.5%。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更显示,全球67%民众对美国处理经济事务“缺乏信任”。
企业早已用脚投票。 美国服装巨头将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丰田、本田因关税威胁单日暴跌7%。 波士顿咨询公司观察到,东南亚企业正将订单转向中东、拉美市场。 用学者杜特的话说:“特朗普亲手把中国塑造成贸易秩序守护者。 ”
7月1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里约宣言发出最强和声。 11国联合谴责单边关税“扭曲贸易、违反世贸规则”,直接回击特朗普对金砖加征10%关税的威胁。 当夜,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咆哮金砖搞“反美政策”,却再未提中国。